“我爸爸是李刚”这句话两年前曾爆红网络。那位某公安局副局长的儿子李启铭酒后驾车撞人的故事后来演绎成什么样,现在很少人关心了,但这位“官二代”情急中蹦出的那句“经典”的话至少会成为我们整整一代人的记忆。
怎么想起“我爸爸是李刚”呢?是《平民老倌罗家宝》中关于罗家宝的父亲罗家树的一个小史料偶然产生的联想。罗家树差不多也“说”过一句类似李启铭的话。所不同的是,罗家树不是官二代“晾爸”,而是一个严父看到自己苦心调教的儿子终成气候时骄傲的“晾子”。 按书中记述,罗家树最初是反对罗家宝学戏的,他认为:“学戏唔成三大害。练精、学懒、呃饮识食”(学习不成三大害——变得油滑、学会懒惰、骗吃骗喝)。后来勉强同意罗家宝“入行”也有言在先约法三章:“一系唔好做,一做就做到叻,唔好成世做大拉扯。”(要么就不干,要干就要赶到最好,不要一辈子做小角色!)“唔好铊衰我个‘朵’,俾人指名道姓话兜住个仔。”(不要连累我,不要弄坏我的名声,免得我给人指名道姓说我维护自己的儿子) 及至罗家宝成名,罗家树对儿子该如何评价呢?显然没有直接的材料,但作者从档案馆“淘”来1956年8月罗家树申请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时填的一份表格,为我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罗家树在家庭状况一栏中有这样的话:居广州市......,每月工资约九十元,“生活可维持”;“子在‘永光明剧团’当主要演员”,“每月工资九百元”。对此作者这样评述:“尽管这份表格没有出现‘罗家宝’三字,但当他填着儿子的这些履历时,肯定是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的。” 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程美宝教授钩沉史料的独具慧眼所折服! 这又叫我想起几年前我在研究茅台酒文化时读到过程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我当时因为需要些台湾原住民泰雅人做“口嚼酒”的资料。程先生的那篇文章是研究泰雅人命名方面的,自然进入了我“泰雅”关键词的搜索范围。我还记得那篇文章的研究线索是从登在一份杂志上的一张照片观察分析得到的。一张照片能引出这样多的学术思考,并沿波讨源前往实地田野考察,作者的洞察力和学术敏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无独有偶,这次读《平民老倌罗家宝》发现又有一张照片引起程先生的注意,并生出许多妙想。程先生从这张照片中洞见了什么呢?我们下回书再说 ![]() ![]() ![]() |
平川马: 文采唔错,写得几好。
smyrs: 哈看来您是位“小朋友”![]()
百度知道有这样的答案,您可以参考一下,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6414800
贤贤: 哦哦……程美宝老师何以称为先生呢?程老师是女士呢!
smyrs: 啊是中山大学的程美宝教授,本书的编撰者
贤贤: 程先生???是何人呢?
曲径通幽: 在欣赏上要达到很高的层次,同样要多听多研究,方能有所提高。
李爱兰: 多谢分享!![]()
tomayick: 好友不用客氣啊!
曲径通幽: 我只是个粤曲想学者而已。![]()
smyrs: 多谢您关注啊
smyrs: 多谢您关注啊,您的期待给了我这个粤曲初学者莫大信心
何兆荣: 多谢分享!
兆哥: 多谢分享!
ning: 多謝分享!![]()
tomayick: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