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京城汴梁的汴河,常有人投河,特别是在朝考大比放榜后,榜上没有名的穷学子常会去投河。为啥要跳汴河呢?看了元朝人洪迈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才知道,穷书生跳汴河还是个传统。从很远地方进京赶考的书生们,因为穷,就像敢死队一样,只带单程的路费,考上则罢,要是考不上,根本没钱回家, 也没钱在汴梁住下去,只有走跳河自尽这条路。
宣和年间,有两个四川眉州的书生师骥和杨师锡就这么来到汴梁。他们一起住,一起读书,一起考试。放榜那天,杨师锡中了,却迟迟没有看到师骥的名字。这时候,只剩下第一名还没有公布,师骥绝望得要跳河了。杨师锡拉住他说:“跳河不着急这一会儿,等第一名宣布了,不是你你再跳。万一你考了第一名呢?”
还真被他说中了,第一名正是师骥。师骥拉着杨师锡的手说:“兄弟,是你救了我一命啊。咱们得世代互为婚姻。”两个人后来都做了官,两家还真的通婚了。
细细想来,这人要不乐观,穷就是件太可怕的事了。
2020年12月12日 (tgh-gz/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