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卢纶有《塞下曲》四首,其中第三首为:“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逓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千百年来,此诗广为传诵,并被选为当代中学教材。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不仅数学成就卓越,而且能诗善文,对唐诗和楹联甚为喜爱,他发现卢纶的这首诗对事物的描述违背了北国风光的自然规律,甚至犯有常识性错误。为此,他写了一首五言诗予以质疑。其诗曰:“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不久,一位酷爱唐诗的青年,将这首质疑诗抄寄给诗人郭沫若。郭老很快也以诗作答,诗云:“深秋雁南飞,懒雁慢未随。忽闻寒流至,奋翅连连追。”郭老这首微妙的解答诗,极具巧思,颇为高明。他把《塞下曲》的描述视作某种阴错阳差的特例,既默认了华罗庚质疑诗的观点 ,又不排斥《塞下曲》精彩的艺术特色,做到兼容并蓄、两全其美。
2021年1月27日 (tgh-gz/辑录)